国家文化简介-主要价值观

  • 作者: 超级管理员
  • 时间: 2014-02-24 15:15:09
  • 点击率: 1965

主要价值观

一,家族中心主义
韩国的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中心的。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但是韩国人通常把家族的延续、利益、名誉和繁荣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上。
韩国的家族严格地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父系为主线。在韩国家族中实行严格的血缘主义,不仅区分亲族与非亲族、有血缘关系 者与无血缘关系者,而且按血缘关系的密切程度严格区分直系与旁系、近亲与远亲。家长制是传统韩国家族的最高原则,家长的权威是绝对的,其 他的家族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家长。在家族内部实行年功序列原则,除了辈分之外,一个人的年龄就成为决定他在家族内部地位的唯一依据。在 家系的继承方面,实行优待长子的不均等继承原则,长子不仅继承家族代表权、监督权和祭祀权,而且在财产继承方面持有优先优惠权。
在传统的韩国家庭中,家长之管理家庭,一是靠对家族成员的权威,二是靠对家族成员的关爱。与此相应,孝被看作是道德的最 高境界。韩国儒教的最大特征在于以孝为基础的忠孝合一。在漫长的封建王朝时期,对父母的孝与对国王的忠合而为一,不分彼此。但是,无论从 社会文化的根基上看还是从国民心理的深层上看,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对父母的孝,而对国王的忠只不过是孝在国家这一更大坐标上的升华。
二,官本位主义
儒教长期的统治地位和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可称为国家的“家长” )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造成了韩国人的官本位主义价值观 。在儒教占统治地位的韩国传统社会里,一方面做官是实现儒教理想的手段,另一方面儒教思想又成为做官的手段,而做官本身就成为人们学习儒 教的目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做官是韩国人实现其权势欲、名誉欲与致富欲的唯一途径。这样,官本位主义价值观又表现为权威主义意识、官 尊民卑观念与两班意识。
1894年的甲午更张宣布废除“嫡庶班常”的身份等级制度,从而使“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差别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尤其在 1945年光复之后,随着社会的开放与多元化,自由、平等、民主等西方文化观念大量涌入韩国社会,儒教失去了统治地位,而做官已不再是一个人 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但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主义依然支配着许多韩国人的价值观。无论在立法、行政、司法等部门还是在经济、学术、 文化等领域,众多韩国人所追求的与其说是事业上的内在成就,不如说是外在的官职或头衔,如各种各样的“乌纱帽”。即使其报酬不如“经商” ,许多人仍然追求做官。在一个标榜民主主义的国度里,总统被比作国王,总理被比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不能不说是滑稽可笑的事 情。
官本位主义的本质在于权威主义。官本位主义价值观一方面导致有权者滥用职权,另一方面又导致无权者对职权的屈从;越是希 望成为权力主体的人,在超越自有权力的他人权力面前,越像一个忠实的奴仆。权势的行使与对权势的屈从相结合而保障了韩国社会的长期稳定, 但却阻碍了韩国社会的发展。
三,因缘主义
作为对权威主义(不管它是来自家长的还是来自官吏的)的补充,韩国人普遍重视人和、团结、正直、诚实、信义、情义、报恩等 道德准则。尤其在人与人之间的水平关系和民对官、下对上的垂直关系上这些人伦原则作为基本的做人原则备受重视。
在这些道德原则的内在深处起作用的是将人际关系理解为因缘,从而重情轻理、贵义贱利、近亲远疏的因缘主义。韩国人不论在何 处办何事,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都将“三缘”即血缘(因同一的血缘关系而形成)、地缘(因生活在同一地域而形成)和学缘(因就读于同一学校 而形成)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在社会成员的私生活上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是如此。
在“三缘”中居于首位的是血缘,而韩国人为了划分血缘关系的密切程度,除严格区分姓氏、本贯、派系之外,还严格区分亲等( 用所谓“寸数”来计算)。地缘曾在决定韩国人的姓氏、本贯和派系时起过基本作用,而在现实生活中地缘关系成为沟通不同姓氏、不同阶层人群 内部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学缘虽与血缘没有直接关系,但作为与地缘有密切关系,又超越地缘的一种因缘,也常被当作形成另一种群体的纽带。
这样,许多韩国人对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上下级关系的人、有结拜兄弟关系的人、“老乡”或同学,几乎本能地持有某 种不可推卸的相助或报恩的责任感,或者持有对他们的某种依赖心理。相反,对于与自己没有私人关系的人或团体,就不觉得有某种义务。许多韩 国人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向时,往往不是从社会或国家的整体需要出发,而是把由以往的因缘形成的“情”、“信”、“义”作为直接的出发点。
四,尚文主义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时期,韩国的教育与科举制度偏重文学,尤其偏重诗文。虽然不能否认韩国一些学者在儒学思想发展方面做出的 贡献,但是就大部分读书人而言,将主要精力都耗费在学习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等方面。在通用汉字汉文的情况下,当时的读书人为克服语言文字 上的困难也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就大部分读书人而言,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学问只不过是实现升官发财的敲门砖。
在以儒教作为统治思想的历史背景下,重文轻武或崇文贱武是很自然的事情。在文武两班中,文班地位高于武班,甚至武职也常由 文官担任。例如,历任朝鲜王朝兵曹判书的500人中没有一个人是武官。
重文轻技也是尚文主义的必然结果。技术或技能被看作是雕虫小技,手艺人或工匠社会地位卑贱,受人歧视。由两班家族的庶子及 其后裔构成的“中人”即使很有学问与教养,也只能在宫廷里担任天文、医疗、律师、文书等方面的职务,其身份介于两班与常民之间。这首先是 由封建家族观念决定的,但也表明对技术工作的蔑视。
尚文思想又导致整个韩国社会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成为 韩国社会普遍的道德风尚。读书人不仅不会体力劳动,而且把从事体力劳动看作是羞耻的有失体面的事情。

 

 
扫描关注磊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