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生活中,礼无处不在,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起居交接、婚丧嫁娶,还是政治生活中的对外交往、庆典盛会,礼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不论什么社会形态,什么历史时期,在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深远的影响,有的只是具体形态的变化,但本质上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性质不会改变。《论语》里有“非礼勿动,非礼勿言”的警句。但比较中国和西方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可以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实现形式,而这又是与礼仪所形成的土壤密切相关。这种异同,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注意的内容。

我们通常所说的礼,实际上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组成。观念上的是“礼意”,也即礼要表达的含义,比如尊尊,亲亲;行为上的是“礼仪”,也即具体的行为规范,动作、语言、表情;器物上的是“礼器”,也即辅助实现礼意的器物,如服饰、仪仗、器皿等。三者综合而言,就是礼制。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礼仪。尽管由于时代的变化,现在的礼和古代的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传承、演变、内涵还是有一定关联的,所谓陈陈相因。

我们之所以说社会生活一时也离不开礼,这是因为礼是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各个层面都要共同遵守的规范。而礼仪,更是体现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中国和西方在礼仪上的区别,既是文化使然,也是文明使然。单以见面礼仪为例,双方的异同,就很能说明问题。

通常来说,见面礼仪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乍见面,寒暄,落座,交谈,告别。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国和西方在见面礼数就大不相同。

乍见面,西方人会以热情的拥抱来表示,甚至会以亲吻来表达欣喜之情。中国人则以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或以眼神示意,或以言语表达,但很少用肢体上的行为。特别是在异性方面,更是有男女大防的观念存在,这是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思想的延续。就算中国人有行为表示,两者总是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比如作揖、磕头跪拜,最亲热的,也就是拍拍肩膀、握下手而已。

从见面时用的言语来看,中国人惯用的一句话是“你吃饭了吗”,实际上说这句话,并不是要邀请对方去吃饭,就是类似于西方人常用“HOW DO YOU DO ”、“NICE TO SEE YOU”,等来表示。有人说,中国人之所以说这句话,可能是农耕社会的传统有关,因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除夕夜吃年饭等,都是和吃有关。西方是发达国家,生活比较富足,这种饥饿的感觉没有中国人这么深刻。

见面之后的落座,也是有讲究的,在中国,年长的人,或者地位高崇的人做主席,也即主要位置,其他的人依照尊卑的次序,依次落座,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乱坐的混乱局面,用正襟危坐来形容中国人是最恰当不过的。而西方人,则可能率性一些,桌子、椅子、沙发等各个地方,只要感觉舒服,可能就会利用。而且在落座的时候,喜欢和自己亲热熟悉的人在一起,也不大会注重细节,高兴起来大笑一下,不象中国人还要求“笑不露口”。

告别时,中国人和西方人也大相径庭。在中国,主人会举起茶杯,说,“请喝茶”,这实际上已经是送客的意思了,如果客人理解为继续喝茶,那么这个人就不明就里、不懂味了。而西方人的告别,走即是走,留即是留,不会让你猜谜语。

这还只是中西方在见面中礼节的细微不同,如果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则里面的差别就更大了。也就是说,尽管中西方都需要礼来调节社会生活,但双方的差别是大大不同的。如果在交往中,不注意到这些差别,就可能产生误会,甚至敌意。

为什么在礼仪上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我们必须从文化,以及影响文化形成的多种要素上来考察。

中国是文明古国,又被称为礼仪之邦。是世界上封建社会发育最为完善的一个国度,而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相交往的对象之间,很少是平等的,维护这种等级的差异,就是礼仪的使命所在。什么样的人,该享受什么样的礼遇,这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否则就是非礼、犯上,就要受到谴责和惩罚。

而西方社会从启蒙运动开始,就逐渐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考量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差别,就是看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封建社会是农耕经济,农业经济最需要社会稳定,必须通过外在力量来维持这种稳定,于是道德、礼教、王法就站出来扮演维持者的角色。而西方社会,以工商为立国之本,工商的基本要义是平等交往,追求的是活跃,就要求在交往中要多平等,无贵贱。如果类推的话,在家庭生活中,西方更多的体现契约关系,而中国体现的是依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行为,这就是比较中西方礼仪差异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

 

来源:网络

评论(0
名称*
验 证 码 点击换一张 看不清?
字数不得超过1000字
扫描关注磊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