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观察报》记者 李虹雨
5月初,宝钢集团旗下宝钢资源澳洲有限公司联合澳洲铁路运营商Aurizon Operations Limited竞购全球煤矿铁矿石巨头阿奎拉资源公司。本次收购主要是为西皮尔巴拉铁矿的开发提供支持,满足宝钢及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铁矿需求。在国内钢铁行业低迷的局面下,海外并购是否是宝钢战略转型之举?
《企业观察报》就此事对清华经管领导力研究中心研究员、企业发展战略专家秦合舫进行了采访。秦合舫向记者分析:“收购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在产业低潮期进行资产重组,等到下一个产业周期兴起,企业便可以从更高的角度加强对产业的控制。我估计,吸取上一波产业周期的教训,不光是宝钢、首钢,包括一些民营企业,这块都会有所动转。”
此外,从以宝钢为代表的国内钢铁企业所经历的战略发展三阶段中可以寻得答案。
在第一阶段,宝钢学习日本新日铁和韩国浦项,走精品战略。其问题是,对产业的领导能力相对不足。第二阶段,在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陷入僵持阶段时,追随米塔尔通过全球收购扩张产能的成功经验,将精品战略转变为“精品+规模”战略,进行行业内重组,试图提高对产业的控制能力。比如,宝钢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包括国内收购邯钢、新疆八一钢厂。第三阶段,中国钢产量大幅增加,铁矿石价格上涨,钢铁企业要从战略上控制上游产业链。也正是目前钢铁企业所处阶段。
秦合舫通过对钢铁企业战略发展的梳理,认为宝钢第三阶段战略是在上一个产业周期里反思的结果,对上游产业链的控制战略可以从三个维度解读。
维度一,控制上游原材料。此次收购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便是从此出发。受房地产市场降温影响,上游原材料特别是钢铁价格较低,自去年年底以来,铁矿石价格也已经下跌了25%步入熊市。现在收购点比高潮时有所降低,如果对产业周期有判断,会有更低收购点。可以预见,收购阿奎拉只是起点,随着原材料价格下行,会有更大规模的收购。
维度二,通过横向兼并收购扩大规模。宝钢此前在国内进行的一系列收购多以失利告终,原因在于产业兴旺时,地方政府不配合。而现在产业处于低谷,国内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甚至有很多钢铁厂生存困难。结合现在产业低潮、政府配合的时机,发挥宝钢环保方面的优势,横向兼并一些国内经营不善的钢铁企业是较好的机会。
维度三,继续追求精品战略,深挖产业链下游,走高端路线。与其他企业做建材和建筑用钢不同,宝钢在轮船用钢、汽车用钢及家电用钢上一直是国内最先进的企业。但是与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相比,宝钢仍然在追赶。
目前我国钢铁产业依旧处于散乱、粗放的局面。秦合舫认为,产业低谷时期,对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来说,是个兼并扩张的好时机,也势必形成行业重组,未来全国会形成5到10家规模更大、技术力量更强、环保布局更合理的大型钢铁联合集团。(来源:企业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