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理人如何成长? -- 《财智》2004年第4期

  • 作者: 超级管理员
  • 时间: 2014-02-18 14:30:33
  • 点击率: 1641

  “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发展也日益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职业经理人”队伍也在不断成长和壮大。同时,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企业不断走上世界,中国“国际经理人”的队伍也在不断成长。一般说来在自己国家以外市场工作过一段时间的经理人,能胜任在自己文化以外不同文化环境下管理工作的经理人,我们称为“国际经理人”。

 
  那么,在中国跨国公司工作,没有到过其它国家工作的经理人,算不算国际“经理人”。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经理人还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理人”。世界著名猎头公司海德思哲国际咨询公司中国区董事长郭皓明确指出:“如果他没有经历过跨地域的文化,没有在不同的非商业文化里生活和工作过,就不能算真正的国际经理人”。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少在华跨国企业花大量人力和物力培养本土经理人,以填补中国“国际职业经理人”的空缺。
 
  如何衡量国际经理人?
 
  1955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Robert Katz提出有效的管理者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专业能力(Technical Skills ),人的能力(People Skills)和概念思考能力(Conceptual Skills)。专业能力指掌握自己相关行业知识,相关的方法流程等比较具体的技能等;人的能力指和他人交往和沟通能力,现在多指领导能力等;概念思考能力指把企业和组织当成一个整体的来思考的能力,了解组织各功能之间的联系等全面统筹能力,和战略思考能力等。美国商业教育基本围绕这三个方面培养学员的管理能力。
 
  世界著名猎头公司LAI Ward Howell界定国际经理人的十个标准是:
 
1.国际经验,经理人在自己文化之外的国家工作的经验越丰富,越有价值;
2.外语能力;
3.对世界市场和文化的了解;
4.在错误中有创造性地学习和迅速恢复能力;
5.能担挡相当风险和推动组织变革能力;
6.有效传播信念的能力;
7.平衡冲突能力;
8.具有相当的智力;
9.良好身体和意志力;
10.高度自立能力。
 
  “国际职业经理人”是如何成长?
 
  2002年4月,《福布斯》杂志对在美国440家最大的企业的CEO进行调查,其中165位拥有工商硕士学位(MBA),占38%,没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163位,占37%,剩下25%持有其它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可见工商管理硕士作为一种学位占了在美国最大企业里最高职业管理人三分之一以上,可见,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培养职业经理的重要途经之一。
 
  工商管理教育渊源
 
  人类历史的开始,可以说也是人类商务活动的开始,同时也出现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国的丝绸之路,记载了东西方贸易的源远流长。然而,商业教育的历史并不很长,根据文献记载,始于1635年,是从教授会计记帐开始。在此后的三百年里,商务教育基本局限于高中和私立学校。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水平商业教育始于1881年,美国著名商人Joheph Wharton捐款给滨州大学并以其名字命名成立Wharton School of Commerce and Finance,今天,Wharton School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商学院之一。接着在1898年,芝加哥大学按照滨州大学的模式,也成了了商学院。同年,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也开设大学水平的商务课程。这个时期的商务教育也不同以前了,商学院也开设货币历史、银行业务、铁路运输等课程。
 
  最早研究生水平的商务教育始于Dartmouth College,这就是今天的MBA, 不久,哈佛大学也开设了商业研究生院提供MBA学位教育,这两所学院都滨州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不同,没有本科商务教育,只有研究生。
 
  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商业教育最大的改变是从以前的职业教育为主要目的进升到提供本科以上正规学术性教育,并以此作为社会目的,这为美国今后的商业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美国商业教育一直领先世界的原因。现在,美国大概有700多所院校提高工商管理方面的商业教育学位。有一半以上学校符合国际大学商务教育认证机构(AACSB)的标准,并获得认证。学生在任何一所AACSB认证的商学院学习,均能接受到良好的商业教育,如能进排名前50位的学校学习,能接受世界一流的工商管理教育,并能终身收益于其校友网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国际商务教育历史
 
在整个二十世纪,工商管理教育在美国得到充分的发展,欧洲只在五十年代才开始引进美国的商业教育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企业开始跨国经营,单单适应本国文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美国经济和企业的需求。企业的跨国经营要求的经理人具备不同的技能,因为经理人要在自己国家以外的市场经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负责美国空军飞行员培训的Barton Kyle Yount将军(1884-1949),由于他的工作关系,他发现美国要在商务上取得优势,需要懂得国际商务的管理人才,因此,他花了一美元的价钱,从美国政府手里购得位于美国亚里桑那州沙漠里的美国空军雷鸟飞行学校,并把其改名为美国外贸学院(American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简称“雷鸟”,在1946年10月开课,课程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语言学习,二是国际关系,三是商务,学院宗旨培养国际商务人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家国际商务学院,雷鸟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的独特课程设置被商务教育界称为为“雷鸟”模式,被许多学校效法并视成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基准模式。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中美之间的第一个校际关系,就是美国雷鸟和对外经贸大学之间建立的,从1981年至1994间,对外经贸大学每年派三位老师到雷鸟进修。 美国外贸学院后改名为Thunderbird, the American 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今天,雷鸟有33000多毕业生,生活在世界上139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四大洲都有分校或直接管理的高层管理培训中心,被华尔街报、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等评为世界上和美国最好的国际管理商学院。
 
  国际商务教育趋势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商学院都在国际化它们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一些学院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建立分校和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以提高它们学生的国际管理能力,比如,法国的Insead在新加坡建立分校,雷鸟在法国建立分校,在苏联、中国、巴西、东欧等建立培训中心,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在欧洲西班牙建立分校,华顿(Wharton)和Insead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等,一流的商学院在通过把自己的学生送到不同的地区学习不同的文化、语言、政治等以提高国际管理能力。美国许多学校在按照一种新的模式培养国际商务人才(见图一)。自1988年,美国政府在良好商务基础的商学院出资建立国际商务教育和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ducation and Research-CIBER),现在共有28个中心,分布在美国各地,其主要宗旨是通过这些区域国际商务知识中心,帮助美国企业、大学和商务人员提高国际商务知识和国际能力,从而提高美国国际竞争力。今天,招收一流国际商学院毕业生还仍然是跨国公司培养高级国际人才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在职培训-经理人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企业职员能成为管理人员,最主要的途径还是在职的培训。每年美国企业花费将近4000亿美元在在职员工培训上。跨国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它们员工的职业和管理技能,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企业大学来完成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任务并不断提高质量。企业员工在接受这些职业训练同时,也提高自己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让经理到自己不同文化的国家工作,接触与自己背景不一样的多元环境将是企业培训国际经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跨国公司培训国际经理人最常的方法:
 
  1.让不同文化背景的经理人一起工作和学习。为了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许多国际公司将经理人派到海外工作或者学习,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冲击,或者把他们留在自己的国家,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外加一些跨文化知识和理论的培训。
 
  2.设立全球服务项目。不少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性的培训项目,帮助企业在不同地区人才的需要。比如高露洁公司(Colgate-Palmolive)从1987年开始就设立了全球性跨文化管理强化培训项目,这个项目的成员是美国商学院MBA毕业生,至少会一门外语,并且在国外生活过。受训者要在美国培训24个月,在每项为期三个月的培训中,除了学习商务和产品外,还要参加语言和跨文化知识教育。项目成员完成项目培训后,他们将被派到世界各地担任助理产品经理。 奔驰公司在中国设立未来领导者培训项目,把学员送到欧洲和美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提高中国本土经理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
 
  3.通过外派工作培训国际经理。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把全球500位中高级管理人员不断轮换岗位,每年约有200人调动工作岗位。这些人一方面为公司的全球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国际管理经验和跨文化管理能力。这个项目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头脑的高层经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将从这些人中进行选拔。 根据成立于1916年,位于纽约的世界著名商业论坛机构Conference Board的一项调查,Conference Board最近对分布于世界各地财富1000强中的400家CEO企业进行了调查。53%的CEOs的认为轮换国际岗位是最有效培训国际经理人全球领导能力的方法。
 
  4.设立企业学院。大部分跨国公司都在内部设立企业学院,这些学院除了培育和传播企业文化,还培训国际经理人,如通用电气公司(GE)的Crotonville管理学院、摩托罗拉大学、西门子大学、台湾宏基的Aspire 学院和中国海尔大学等等。
 
撰文/黄伟东(Donny Huang)  
扫描关注磊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