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冲突与融合”培训,感慨颇深。我们在盘起工业里上班,中国人和日本人同在,我们可以想象国内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就很大,何况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了!具体来讲,公司所受影响的因素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价值观的差异、种族优越感的差异、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语言及沟通上存在的障碍这些文化差异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能逃避,只能面对,这是企业发展之必需。现在问题已经来了,作为跨国文化培训公司来说,若不能正确处理好这种存在于企业内部及企业与本土社会的“文化差异”,势必会在管理上造成某种程度的不便。这种不便表现为“文化冲突”现象的困扰。
首先,盘起是盘起人的盘起,既不是日本人的盘起,也不是中国人的盘起。这句话指明了作为一名盘起人既不是在为日本人打工,也不是为中国人打工,而是为我们自己和自己的公司在工作,我们在企业里是企业的公民。只有公司发展壮大了,才能有我们的饭碗。这是解决文化差异的一个前提,也是中日员工工作的出发点。本着这个出发点,大家就会求大同、存小异,和谐发展。
其次,公司的运作靠的是公司制度,也就是“公司宪法”。中日双方达成共识的企业运作规范和在规范指导下的操作细节就体现了文化的民主与集中。而适合盘起的独有的公司制度是在16年来盘起人共同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是其他公司不能复制也不能照搬的一套成功运作的企业模式。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更进一步发展。
每种合金的成分含量基本是固定的。在经过科学和实践论证之后,我们的机构框架基本上是不能随意变动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想达到这种合金起到的作用,在起始之初就要明确其目标,下一个定义长期不变,就如同美国的宪法一样。我们公司的各种战略、机制一旦确定即长期不变。
最后,重视吸收中外优秀企业文化,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中外企业文化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形成一种“合金型”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适应这一趋势,各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借鉴,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共享全球优秀企业文化带来的巨大生产力。
基于以上分析
1、 充分尊重日本人或其他外国人的民族习惯,同时也希望他们给与我们足够的尊重;
2、 明确日本人在日常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和范围;
3、 深入学习其他日资企业的管理方法;
4、 整理或提供各国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等具有民族特质的资料;
5、 广泛长期地开展日语、英语学习与教育。
6、 不仅仅是研修加工技术技能,创造中层管理人员到日本研修管理经验方面的机会。
以上是参加乔总培训之后的一点心理感受,观点不正确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